肺腺癌是什麼?常見族群與成因
肺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,屬於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。它起源於小氣道內具有分泌功能的腺體細胞,通常發生在肺臟周邊區域。
肺腺癌與其他肺癌的差異
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的一種類型,與通常發生於中央氣道、且與重度吸菸高度相關的鱗狀細胞癌不同,肺腺癌多半發生在肺臟周邊區域,並起源於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。
相較於具侵襲性且擴散迅速的小細胞肺癌(SCLC),肺腺癌的進展速度較慢,且常能透過影像檢查在較早期被發現。
肺腺癌常見族群
- 非吸菸者與輕度吸菸者:肺腺癌是非吸菸者最常見的肺癌。
- 女性:尤其是年輕女性,風險相對較高。
- 年輕病人:相比其他肺癌,發病年齡略年輕。
- 東亞族群:EGFR等基因突變比例較高。
肺腺癌成因與危險因子
- 吸菸:仍是主要危險因子,但與鱗狀細胞癌相比相關性稍低。
- 二手菸:增加非吸菸者的風險。
- 基因突變:常見驅動基因包括EGFR、ALK、KRAS、ROS1。
- 空氣污染與職業暴露:氡氣、石綿、柴油廢氣、細懸浮微粒等。
- 家族病史:遺傳體質可能增加罹癌機率。
- 慢性肺部疾病:如肺纖維化或長期慢性發炎
小總結
肺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,常見於非吸菸者、女性與東亞族群。其成因為環境暴露與基因突變的交互作用。
隨著分子檢測的進步,目前已有針對特定突變(如 EGFR、ALK)的標靶治療,大幅改善治療成效。
立即諮詢 吳青陽胸腔外科
專業胸腔外科醫師,全面處理胸腔疾病!
精準胸腔手術,線上即時諮詢服務
桃園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123號
- 預約專線:03-3196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四 8:30-12:00
- 立即掛號:桃園長庚胸腔外科
林口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復興街5號
- 預約專線:03-3281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五 13:00-17:00
- 立即掛號:林口長庚胸腔外科
肺腺癌症症狀與前兆
肺腺癌多發生於肺臟周邊區域,早期常無明顯症狀,前兆可能非常輕微(如輕微咳嗽、疲倦,或影像檢查偶然發現小結節),容易被誤認為普通呼吸道疾病。
因此不易發現。
初期常見症狀(常被忽略的警訊)
- 持續性咳嗽,久咳不癒。
- 咳血或痰中帶血。
- 呼吸急促或喘鳴。
- 胸痛或胸悶,特別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時。
- 體重減輕與全身疲倦。
- 反覆性肺部感染,如肺炎或支氣管炎。
肺腺癌前兆v.s.一般感冒/咳嗽
症狀項目 |
肺腺癌可能表現 |
一般感冒 |
咳嗽持續時間 |
超過3週仍未痊癒 |
約1–2週可改善 |
咳嗽性質 |
乾咳、血痰 |
有痰或伴隨喉嚨痛 |
發燒有無 |
可能無明顯發燒 |
常見發燒 |
疲倦程度 |
長期明顯疲倦、體重減輕 |
暫時性 |
第四期肺腺癌症狀(轉移徵兆)
- 骨轉移:骨痛或病理性骨折
- 腦轉移:頭痛、視力模糊、肢體無力
- 肝轉移:黃疸、右上腹不適
- 胸腔積液導致呼吸困難
女性肺腺癌的特殊表現
女性非吸菸者常以「慢性咳嗽」或「背痛」為主訴,症狀輕微卻長期不癒,容易延誤診斷。
研究指出女性患者中EGFR突變比例高,因此標靶治療反應也較佳。
肺腺癌如何檢查?篩檢方式介紹
肺腺癌早期通常沒有症狀,因此定期篩檢是關鍵。
常見篩檢與檢查方式
- 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:目前最有效的早期偵測方式,可發現0.5公分以下結節。
- 胸部X光:僅能發現中大型腫瘤,不建議作為唯一篩檢方式。
- 痰液細胞學檢查:可檢測氣道腫瘤細胞,但對肺周邊病灶敏感度較低。
- 支氣管鏡/組織切片:若懷疑腫瘤,可進一步確認病理類型。
- 基因檢測:檢測EGFR、ALK、KRAS、ROS1…等突變,協助選擇治療方式。
何時需要進一步檢查?
- 久咳超過3週未改善
-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
- 有肺癌家族史或暴露於高風險環境
- LDCT發現可疑陰影或結節
高風險族群篩檢建議
- 50-74歲重度吸菸者
- 長期暴露於石綿、氡氣、柴油廢氣者
- 有肺癌家族病史者
建議每年進行一次 LDCT 篩檢。
立即諮詢 吳青陽胸腔外科
專業胸腔外科醫師,全面處理胸腔疾病!
精準胸腔手術,線上即時諮詢服務
桃園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123號
- 預約專線:03-3196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四 8:30-12:00
- 立即掛號:桃園長庚胸腔外科
林口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復興街5號
- 預約專線:03-3281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五 13:00-17:00
- 立即掛號:林口長庚胸腔外科
肺腺癌治療方式
肺腺癌治療方式取決於癌症分期、基因特徵與患者整體狀況。
早期(第1~2期)
- 手術切除:主要治療方式(肺葉切除或肺段切除合併淋巴結清除)。
- 輔助化學治療:針對腫瘤較大或淋巴結陽性病人。
-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(SBRT):適合無法手術者,用於局部控制。
Q、肺腺癌一期能活多久?
若能完整切除,5年存活率可達60~80%,預後相對良好。若配合術後輔助治療與定期追蹤,復發機率可再降低。
局部晚期(第3期)
- 多模式治療:手術+化療±放療。
- 同步化療放療:針對無法手術者。
- 免疫治療:以PD-L1抑制劑(如 Durvalumab)作為鞏固治療。
晚期或轉移期(第4期)
- 標靶治療:適用於 EGFR、ALK、ROS1…等突變者。
- 免疫治療:PD-1/PD-L1抑制劑可延長存活期。
- 化學治療:用於無突變或PD-L1低表現者。
- 放射治療/緩和治療:用於控制骨痛、腦轉移等症狀。
肺腺癌第四期治療選擇
目前治療不再僅限延命,而是能藉標靶與免疫雙策略延長存活與維持生活品質。
肺腺癌存活率解析
肺腺癌存活率主要取決於確診時的分期:
- 早期(第一、二期): 若可完整手術切除,5年存活率可達60–80%。
- 局部晚期(第三期): 結合手術、化療與/或放療,存活率約30–40%。
- 晚期或轉移期(第四期): 5年存活率低於10–15%,但若有基因突變可接受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,預後已有明顯改善。
影響存活率的關鍵因素:
- 癌症分期與轉移範圍
- 腫瘤基因突變型態(EGFR、ALK等)
- 治療方式與反應
- 病人整體健康與免疫狀態
補充說明:常見肺癌類型 (Common Types of Lung Cancer)
非小細胞肺癌(Non–Small Cell Lung Cancer, NSCLC)
佔所有肺癌的 80–85%,常見亞型包括:
- 肺腺癌 (Adenocarcinoma), 最常見的肺癌類型,尤其在非吸菸者、女性及東亞族群。通常發生在肺臟周邊,由腺體細胞(分泌黏液細胞)發展而來。
- 鱗狀細胞癌 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與長期重度吸菸高度相關。多起源於中央氣道(支氣管)。
- 大細胞癌 (Large Cell Carcinoma)佔比相對較少,屬於一種未分化癌。特徵為生長迅速、惡性度高。
小細胞肺癌(Small Cell Lung Cancer, SCLC)
佔所有肺癌約10–15%,幾乎全部與吸菸相關。特徵是惡性度極高、增殖快速、易早期轉移。常因為進展快而在診斷時已屬晚期。
其他少見肺癌(Less Common Types)
- 肺肉瘤樣癌 (Sarcomatoid Carcinoma):少見且預後較差。
- 腺鱗癌 (Adenosquamous Carcinoma):兼具腺癌與鱗癌成分。
- 類癌腫瘤 (Carcinoid Tumors):相對少見,通常惡性度低,發生於年輕患者或非吸菸者。
立即諮詢 吳青陽胸腔外科
專業胸腔外科醫師,全面處理胸腔疾病!
精準胸腔手術,線上即時諮詢服務
桃園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123號
- 預約專線:03-3196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四 8:30-12:00
- 立即掛號:桃園長庚胸腔外科
林口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復興街5號
- 預約專線:03-3281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五 13:00-17:00
- 立即掛號:林口長庚胸腔外科
肺腺癌常見問題
Q、肺腺癌和肺癌有什麼不同?
「肺癌」是一個總稱,包含所有發生在肺部的惡性腫瘤。「肺腺癌」則是其
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,屬於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。
肺癌的種類很多(例如鱗狀細胞癌、小細胞肺癌等),而「肺腺癌」特指源自肺部腺體細胞的癌症,通常發生在肺臟周邊區域。
Q、肺腺癌初期沒有症狀怎麼發現?
早期肺腺癌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,因此光靠日常觀察很難發現。目前最有效
的早期偵測方式是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篩檢,能在症狀出現前就發現肺部小結節。
這種篩檢特別建議高風險族群接受,例如長期吸菸者、有肺癌家族史者,或職業上有特殊暴露者。
Q、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肺腺癌嗎?
是的。
研究顯示,女性,特別是非吸菸者,相較於男性更容易罹患肺腺癌。這種差異可能與基因易感性、荷爾蒙影響,以及特定基因突變(如EGFR)有關,而這些因素在女性及東亞族群中更常見。
Q、肺腺癌會遺傳嗎?
肺腺癌本身並不屬於「直接遺傳性疾病」,但若家族中有肺癌病史,個人罹患風險會增加。
這部分與遺傳易感性及共同環境暴露(如二手菸、空氣污染)有關。
某些基因突變(例如 EGFR、ALK、TP53)在特定家族中出現頻率較高,可能使非吸菸者也增加罹癌機率。不過,大多數肺腺癌是由後天基因突變引起,而非父母直接遺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