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部腫瘤是很多人感到害怕的名詞,但了解後就知道,其實透過妥善診斷與治療,許多病人都能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。
本文將從「什麼是肺部腫瘤」開始,一直到「手術費用」「分期與治療選擇」「術後復原」與「選擇權威醫師」…等,幫你把所有重點都整理清楚。
專欄作者:吳青陽 胸腔外科醫師
什麼是肺部腫瘤?肺腫瘤 vs 肺癌的差別與成因
肺部腫瘤可以分為良性與惡性:
- 良性腫瘤:不會擴散、生長較緩慢。
- 惡性腫瘤(肺癌):腫瘤可能侵犯鄰近組織或轉移肺外,是肺腫瘤中較嚴重的一種。
成因包括:
- 長期吸菸(含二手菸)、空氣污染、石棉、氡氣等環境致癌物
- 家族史:有肺癌家人者風險較高
- 過去肺部感染或發炎(如結核、黴菌感染等)造成肺部組織異常
肺部腫瘤的症狀與診斷方法
肺部腫瘤常見症狀
早期肺部腫瘤症狀常不明顯,或與其他肺部疾病類似,包括:
- 慢性咳嗽、痰中帶血或咳血
- 胸悶或背痛
- 呼吸困難、呼吸急促
- 聲音沙啞
- 體重減輕、食慾不振、虛弱
- 吞嚥困難(若壓迫食道)
診斷方式
- 影像檢查:胸部 X 光、電腦斷層(CT)、有時 PET-CT 用來發現肺部異常或腫瘤結節
- 活檢(Biopsy):包括支氣管鏡活檢、CT 引導穿刺活檢等,以確定腫瘤是良性還是肺癌
肺部有腫瘤怎麼辦?
如果健檢或影像檢查發現肺部腫瘤/結節,建議依照下列步驟判斷下一步行動:
- 先確定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
透過 CT 掃描、高解析影像與活檢(支氣管鏡活檢或 CT 導引穿刺活檢)來取得組織,比對病理報告決定。根據統計,肺部腫瘤中良性的病例占比約60-70%。
- 追蹤與監控
若腫瘤較小、沒有明顯惡性特徵、且患者風險低者,醫師可能建議定期追蹤影像(每 3-6 個月或依狀況)以觀察是否有變大或形態改變。
- 評估手術與治療可行性
當影像與分期判明為惡性可能性高、腫瘤位置與大小允許、身體狀況良好時,醫師會討論是否進行肺部腫瘤開刀(腫瘤切除手術)或組合治療。
肺部有腫瘤什麼時候開刀?判斷標準是什麼?
決定是否開刀切除腫瘤,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是腫瘤大小(公分/厘米)與其分期,以下是醫學與臨床研究中常被引用的標準與建議:
腫瘤大小 |
手術適合度/分期標準 |
≤ 1公分(≤ 1 cm) |
如果腫瘤位於肺外周、無淋巴結侵犯且無其他高風險因子者,可考慮微創肺段切除或更小範圍切除手術,術後效果與恢復佳。 (T1a 分期) |
約1-2公分 |
屬於早期肺癌(Stage I)的範圍,手術可行性高;若無其他負面指標(如中心位置、淋巴結疑似侵犯),預後良好。 |
約2-3公分 |
通常是T1c分期或IIA分期的上限;若腫瘤仍局限且患者狀況允許,手術仍為主要選項,但手術難度與風險會相應上升。 |
約3-4公分 |
在IIA或IIB分期可能;若無淋巴或遠端轉移,仍可能進行切除手術。 不過腫瘤位置、與血管或氣道的關係與術後肺功能損失風險要平衡考量。 |
≥ 4-5公分或更大 |
腫瘤若達到或超過本數字,特別是若靠近支氣管、大血管或中央部位時,手術前會特別評估。 醫師可能建議先進行化療或放療以縮小腫瘤,或做術前評估風險;在某些情況下,手術可能不被推薦或需採用較大範圍切除術式。 |
立即諮詢 吳青陽胸腔外科
專業胸腔外科醫師,全面處理胸腔疾病!
精準胸腔手術,線上即時諮詢服務
桃園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123號
- 預約專線:03-3196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四 8:30-12:00
- 立即掛號:桃園長庚胸腔外科
林口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復興街5號
- 預約專線:03-3281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五 13:00-17:00
- 立即掛號:林口長庚胸腔外科
肺癌分期與肺部腫瘤開刀適應症
肺癌手術是否可行以及治療的策略,很大程度仰賴癌症的分期(Stage)。分期也可以理解為腫瘤侵犯的程度。
肺癌通常以TNM系統判斷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的 T(腫瘤大小與位置)、N(淋巴結是否侵犯)、M(有無遠端轉移)等。第九版TNM分期是目前常見標準。
- 早期肺癌(如 I 期、II 期,部分 IIIA)局限於肺部、無遠端轉移者,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方式。
- 若是IIIA期病人,有些情況會先做化療/放療縮小腫瘤,再評估手術可能性。
- 小細胞肺癌通常進展較快,廣泛期者多以化療與放療為主;若發現十分早期且局限期且無遠端轉移者,有些醫院可能會考慮手術以及輔助治療。
治療方式總覽:肺部腫瘤治療與肺腫瘤開刀對比
肺部腫瘤治療方式會依據腫瘤類型、分期以及患者自身狀況(例如年齡、心肺功能、整體健康狀態)做選擇。
主要方式包括:
- 手術切除:手術可用胸腔鏡或機器人微創手術完成,目前已有文獻顯示機器人微創手術在淋巴結廓清有更優越的表現。
- 化學治療(化療):常用於小細胞肺癌,也作為手術後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。
- 放射治療(放療):可作為輔助(手術後)、主要治療手段(無法手術者)、或緩解症狀者使用。
精準放射(如立體定位放射/影像導引放射)對保護周邊組織有利。
- 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:針對有特定基因突變的肺癌(例如 EGFR、ALK、ROS1 等),標靶藥物可以有更好的效果;免疫治療則透過活化或調整免疫反應對抗癌細胞,常與其他方式合併使用。(如果基因檢測支持)
- 組合療法與輔助治療:例如術前的新輔助治療/術後的輔助化療或放療,特別在分期較高或病理報告有淋巴侵犯的情形。
肺部腫瘤開刀流程、時間與費用
肺腫瘤開刀手術流程要點
- 標記腫瘤位置:在匯入電腦斷層影像後,在影像上標記肺臟腫瘤位置。
- 模擬切除計畫:確認腫瘤所在肺段位置與肺段的血管,及支氣管的走向。
- 確認腫瘤容積:腫瘤切除所需要的結紮與斷離血管確認、評估腫瘤切除容積大小。
- 導引腫瘤定位:利用電腦斷層導引,以細針經皮穿刺在腫瘤所在之處,進行螢光染劑的腫瘤定位。
- 手術切除:依術前個案模擬以及電腦斷層導引定位協助進行精準手術切除。
肺癌開刀住院幾天?
- 住院天數大致為5-8天,術前準備有時需數天,術後復原則視傷口、併發症與病人身體狀態而定。
- 手術時間依腫瘤大小、位置與手術方式(微創 vs 開胸)長短有所差異。
肺部腫瘤開刀費用估算與影響因素
- 健保給付:手術本體與一般住院費用可能被涵蓋。
- 自費因素:器械(機器人手術器械)、耗材(螢光定位、影像導引設備等)、術後復健服務等。
- 範例估價會因醫院等級與手術複雜度差異大。傳統開胸可能費用更高;微創或機器人手術在自費部分會額外顯著。
術後復原與可能併發症
- 疼痛控制與傷口照護:微創手術較為輕微,但開胸或大的切口則疼痛與不適時間較長。
- 呼吸復健非常重要:咳嗽練習、使用呼吸儀器、排痰、避免肺不張與肺炎。
- 下床活動與日常活動恢復:盡早活動可以減少血栓、感染等併發症與提升整體恢復速度。
- 監測併發症如漏氣、胸管問題、肺功能下降、復發風險等。
面對肺部腫瘤,越早發現越好
如果你或家人發現肺部異常影像或症狀,建議:
- 儘快做完整的影像與分期評估
- 與胸腔外科醫師討論手術 vs 非手術方案的利弊
- 了解健保給付與自費耗材的範圍與費用估算
- 術後復健與生活照護不可忽視
立即諮詢 吳青陽胸腔外科
專業胸腔外科醫師,全面處理胸腔疾病!
精準胸腔手術,線上即時諮詢服務
桃園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123號
- 預約專線:03-3196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四 8:30-12:00
- 立即掛號:桃園長庚胸腔外科
林口長庚
- 院所地址:桃園市龜山區復興街5號
- 預約專線:03-3281200
- 門診時間:每週五 13:00-17:00
- 立即掛號:林口長庚胸腔外科
肺部腫瘤常見問題 Q&A
Q:肺癌手術有哪些方式?怎麼選?
- 依切口大小分類:微創手術/開胸手術
- 依手術操作方式分類:胸腔鏡手術/機器人手術
- 依手術切除範圍分類:楔狀切除/肺段切除/肺葉切除/全肺切除
Q:肺部腫瘤開刀能治癒嗎?
若為早期、局限性且手術能完全切除(空的切緣 /無遠端轉移),治癒機會較高。
Q:若腫瘤位置靠近血管或重要氣道,能做手術嗎?
需醫師透過影像評估(CT、PET-CT)判定是否安全;微創或機器人手術有時可做複雜切除。
Q:保險或健保會負擔手術費用嗎?
部分項目會;但許多先進器械、自費耗材或技術則不在健保範圍。詢問醫院與醫師很重要。
Q:肺部腫瘤手術之後生活品質會受影響嗎?
有可能,特別是肺功能會減少、手術部位可能疼痛、呼吸容易喘等;但復健 + 呼吸訓練 +有系統的術後照護可以顯著改善。
Q:肺癌手術成功率高嗎?
肺癌手術的風險主要與病患心肺功能及共病有關,術前會由相關專科與麻醉科完整評估,以提升手術成功率。
大多數腫瘤能順利切除,術中臨時發現轉移需更改治療的機率低於1%,術後也少有明顯呼吸困難。
若手術需處理肺臟血管,約有1%的風險造成損傷,必要時可能改為開胸修補。
看完肺部腫瘤手術,接續閱讀...